首先,变频器对电机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以皖南电机价格表中的产品为例,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谐波电压和电流,导致电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工作。例如,正弦波PWM型变频器虽然低次谐波几乎为零,但高次谐波分量约为载波频率的两倍,这些高次谐波会导致电机定子、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增加,尤其是转子铜铝耗*为明显。此外,集肤效应导致的附加铜耗也不容忽视,这些损耗会导致电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温升通常会增加10%至20%。
其次,绝缘强度问题同样严峻。许多中小型变频器采用PWM控制方式,其载波频率在几千至十几千赫兹之间,导致电机定子绕组承受高电压上升率,对电机匝间绝缘造成严峻考验。PWM变频器产生的矩形斩波冲击电压叠加在电机运行电压上,对电机对地绝缘构成威胁,在高压反复冲击下会加速老化。
此外,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也是一大挑战。变频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会使由电磁、机械、通风等因素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变得更加复杂。当电磁力波的频率与电机机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将产生共振现象,加剧噪声。
面对这些挑战,变频电动机应运而生。以皖南电机为例,变频电动机的电磁设计注重提高电机对非正弦波电源的适应能力。例如,通过减小定子和转子电阻,降低基波铜耗,以弥补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增加;适当增加电动机的电感,以抑制电流中的高次谐波。
在结构设计方面,变频电动机也充分考虑了非正弦电源特性对绝缘结构、振动、噪声、冷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绝缘等级一般为F级或更高,加强对地绝缘和线匝绝缘强度;充分考虑电机构件及整体的刚性,尽力提高其固有频率,以避开与各次力波产生共振现象;采用强迫通风冷却,即主电机散热风扇采用独立的电机驱动;对容量超过160KW的电动机应采用轴承绝缘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变频电机可在0.1HZ至130HZ范围内长期运行,而普通电机在2极的为20至65Hz范围内长期运行;4极的为25至75Hz范围内长期运行;6极的为30至85Hz范围内长期运行;8极的为35至100Hz范围内长期运行。这使得变频电动机在变频调速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