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牛顿三大运动法则时,我们不禁想到这些原理在电机领域的应用。首先,物体若未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至外力介入迫使状态改变。这一法则在电机设计中体现为电机启动与停止的平稳性。其次,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大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与物体惯性质量成反比。在皖南电机的设计中,这一原理被巧妙地应用于电机扭矩的计算。
基于外力计算扭矩的方法,扭矩的计算公式为:扭矩=力×半径=力×(一转移动量÷2π)=力×(周长÷2π)。而在加速扭矩的计算中,加速扭矩=半径×质量×加速度。加速度=速度V÷时间,因此加速扭矩=半径×质量×速度V÷时间。进一步,速度V=距离÷时间=半径×角度÷时间=半径×角速度,从而得出加速扭矩=半径×质量×半径×角速度÷时间。其中,半径2×质量即为惯量。
转动惯量定义为:J=∑ mi*ri2(式中mi表示刚体某质点质量,ri表示该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转动惯量是衡量刚体转动惯性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分布有关。刚体的转动惯量由质量、质量分布、转轴位置三个因素决定。同一刚体对不同转轴的转动惯量不同,提及转动惯量时,必须明确是指哪个轴。
在伺服系统选型中,扭矩、速度、转动惯量、功率是关键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N*T÷9549.3来表示。在额定转速以下,电机输出恒定扭矩;在额定转速以上,输出恒定功率。例如,某电机功率为200W,额定转速3000RPM,其额定扭矩为多少?由公式得:T=(9549.3 * P)÷N=((9549.3 *0.2)÷3000=0.64 Nm。
二、案例分析
在后续设计中,客户将机械质量由20kg增至30kg,是否需要选择更大容量的马达?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马达额定速度为3000rpm,滚轴丝杠导程40mm,线速度可达2000mm/s。而实际客户仅需500mm/s速度,因此可将导程调整为10mm。
三、案例分析总结:
1.在满足移动速度要求的前提下,滚轴丝杠导程宜尽量选择较小值。
2.马达转速不宜低于额定速度太多,*好保持在额定转速的90%左右。
3.设计变更后,需重新进行容量计算,确保电机性能满足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