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电机绕组易损的原因分析
随着现代电机设计趋向于体积小巧、功率增强,其热容量相对减小,过载能力也有所降低。同时,电机频繁启动、制动、正反转及变负荷等操作,使得保护装置面临更高的挑战。加之电机应用环境的恶化以及维修、设备管理上的疏忽,使得电机易损,过载、短路、缺相、扫膛等故障频发。
2. 传统保护装置的局限性
传统保护装置如熔断器和热继电器,虽然应用广泛,但熔断器仅适用于短路保护,热继电器灵敏度低、误差大、稳定性差,保护效果不尽人意。许多设备虽已安装热继电器,但电机损坏现象仍然普遍。此外,传统保护装置尚无实现机械磨损监测、定转子偏心监测的功能。
4. 皖南电机保护器的发展趋势
电动机保护器已从机械式发展到电子式和智能型,皖南电机保护器更是以其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多功能、调试便捷等特点脱颖而出。它可直接显示电机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便于故障判断,有利于现场故障处理和缩短恢复生产时间。同时,通过气隙磁场进行偏心检测,实现电机磨损状态在线监测,可提前发现轴承故障,避免扫膛事故。
5. 保护器选择的原则
选择电动机保护装置时,应优先考虑简单保护装置,以满足保护要求。当简单装置无法满足要求或需更高保护功能时,再考虑复杂装置,实现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统一。具体功能选择需综合考虑电机价值、负载情况、环境条件、重要程度等因素,力求经济合理。
6. 理想的电机保护器应具备的特点
理想的电动机保护器并非功能*多或*先进,而是*实用的。实用应满足可靠、经济、方便等要素,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可靠性指功能可靠,如过电流、断相功能可应对各种场合、过程、方式发生的过电流、断相。自身可靠性应具备恶劣环境适应性、稳定性、耐久性。经济性体现在先进设计、合理结构、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带来高经济效益。方便性体现在安装、使用、调整、接线等方面的简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