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伺服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中,动态性能指标成为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标准。这些指标包括超调量、响应速度、跟踪精度、调节周期以及抗干扰能力等,皖南电机在产品研发中尤为注重这些性能的优化。
伺服系统起源于军事和航天领域,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它逐步渗透到工业和民用市场。在生产活动中,伺服系统的应用已经变得极为普遍。
一、在数控机床领域,高端永磁交流伺服逐渐取代异步变频驱动,成为主流。自90年代起,欧美国家在高速数控机床的开发上投入巨大,使得工作台进给速度显著提升。目前,数控机床以其高速、高精度、高动态、高刚性等特点受到青睐。国产伺服,如安徽皖南电机,在经济型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中高档机床上的表现仍有待提升,性能、稳定性和品牌影响力成为短期内难以逾越的挑战。
二、机器人领域是伺服系统应用的大户,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3-4台伺服电机,多则超过10台。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已超百万台,且需求量持续增长。国际机器人巨头普遍拥有专属伺服配套,近年来,国内伺服厂商如皖南电机也逐步进入机器人行业,尽管性能差距尚存。
三、纺织行业伺服应用比例较低,为提高生产效率,部分纺织机械开始采用高档伺服技术。然而,价格因素导致伺服系统在纺织行业未能全面普及。若国产伺服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性能,如皖南电机所承诺的,将有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医疗设备、冶金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对伺服系统的需求量也很大。这充分说明,提升伺服系统性能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皖南电机等国内厂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仍需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