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机座的孔加工,皖南电机采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比如,机座端孔的钻模设计,通常是通过机座止口与钻模止口间的间隙配合,完成首孔后,插入固定销防止移动,再进行后续孔加工。底脚孔与机座中心线的距离是电机安装的关键尺寸,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不同的机座加工方案也决定了孔加工方法的不同。在皖南电机的生产中,方案一是在内圆、端面和止口之后加工底脚孔,定位较为复杂,需要采用特殊的钻模。对于小型机座,需将钻模安装在钻床工作台上,机座套定位胎,利用拉紧螺杆和压板固定,再利用钻套引导钻头。而中型机座则需在摇臂钻床上进行,通过模板和偏心轮机构实现定位,再利用拉紧螺杆固定模板,定位底脚孔轴向距离,*后钻孔。
方案二则是先钻底脚孔,再加工其他部位,确保底脚孔与机座中心线对称。攻丝可以采用手工、机床或多头攻丝夹头,丝锥转速低于钻头,有的丝锥座带有保险装置,防止折断。
为了提高机座孔加工效率和精度,皖南电机采用了多轴传动夹头或多头钻床,一次装夹加工多个孔。小型机座端面孔加工,可利用多头钻床,实现左右对称加工。在钻孔、攻丝时,通过塔式止口胎进行精定位。
对于直流电机机座磁极孔的钻孔,皖南电机通过分度盘等分磁极孔位置,实现精确钻孔。若分度不均匀,将直接影响电机性能。批量生产中,钻模可在拖板内移动,拖板在V槽内上下移动,确保孔位均匀,提高工效。有的电机厂还采用自制的专用内钻机加工磁极孔,这也是皖南电机追求高质量产品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