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承的选择与系统配置**
电机的气隙小且均匀度要求高,因此建议使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具有径向间隙小、摩擦损耗低、轴向尺寸短和润滑维护简便等优点,虽然运行时噪声较大,但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弱。在H315及以上规格的安徽皖南电机中,非轴伸端通常采用球轴承,不仅能承受径向负荷,还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负荷,确保转子保持在预期的轴向位置,起到轴向定位作用;而轴伸端一般采用柱轴承,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对于小规格电机及所有2P中小型电机,两端均采用球轴承,但只能使其中一个轴承用于轴向定位。
滚动轴承需配备贮存润滑油脂和防止灰尘渗入的保护装置。
**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小规格电机较多采用密封轴承,其特点是无需内轴承盖,而是用挡油圈热套在轴上,装配方便;轴承外盖与端盖一体化,可省去外盖及装外盖螺钉,但端盖加工费用较高。小电机的传送端轴承外侧,有时还加装波形弹簧片,以减少轴承的轴向工作间隙,降低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为了降低噪音,还可使用安徽皖南电机专用低噪音轴承。
较大规格的电机,轴承内外盖上均有挡油槽,起到防止灰尘渗入或油脂漏出的作用。若电机一端采用柱轴承装配结构,两端轴承盖均可紧靠轴承外圈;若电机两端均采用球轴承,外轴承盖与轴承外圈之间应留出适当间隙,以补偿电机轴向尺寸链的误差及轴的热紧冷缩尺寸。
**轴承的安装与维护**
大型电机在轴承系统增加了一个轴承套,拆卸电机时轴承可以得到保护,不易被沾污或损坏;但此类结构制造成本较高。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要求电机实现无检修安全运行,轴承作为电机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小型电机多采用封闭式滚动轴承,轴承加注油后不再进行补充油脂,正规厂家生产的轴承一般可连续运行两年以上。中型电机则采用不停机加油的轴承装配结构。
轴承的安装过程中,必须先将轴承清洗干净。新轴承都涂有防锈油,且常常含有少量铁、灰等杂物;未经清洗好时,严禁用手转动,以免擦伤滚子及滚道面。清洗方法:将轴承浸入90~120℃的2号锭子油中5~10分钟,微微摆动,取出滴干防锈油后,浸入汽油中清洗数次,取出并用压缩空气吹干。清洗不善是造成轴承发热和产生杂音的主要原因之一。
轴承装到轴上,有冷压和热套两种方法。冷压只用于小功率电机,一般多采用热套方法。加热箱中盛机油或变压器油,油温保持90~100℃。将洗净的轴承放入油内,加热约20分钟,取出后即热套于轴颈上。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亦不宜过长,以免轴承回火降低硬度,影响使用寿命。
热套轴承时,应先套上轴承内盖并将轴颈及轴肩部位擦干净,不允许存在毛刺、漆皮或灰屑。加热好的轴承须一直推到紧靠轴肩;如套不到位,应即用套筒顶住轴承内圈,用锤轻敲到位,严禁直接敲打轴承。热套可在转子套入定子前、后进行。
轴承装好后,将润滑脂填满轴承内外圈间空隙,轴承盖内空隙则仅填满1/3~2/3,不宜装得过满。润滑脂过多或润滑脂不干净,常引起轴承发热及漏油。轴承拆下时,须用拉轴承工具平稳地拉下来。工具的夹板凸肩须顶住内圈,调整拉杆螺帽使四周用力均匀,然后旋动顶出螺杆拉出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