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现象及其不良影响
电晕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导体表面不平整,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在电场强度较高的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附近,当电压达到一定高度时,空气发生游离,产生放电,从而形成电晕。由于电晕外围电场较弱,不发生碰撞游离,因此带电粒子主要是电离子,这些离子构成了电晕放电电流。简而言之,曲率半径小的导体电极对空气放电,导致了电晕的产生。
在皖南电机的高压电机定子绕组中,特别是在通风槽口及直线出槽口、绕组端部,电场集中,局部场强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电离,产生蓝色荧光,即电晕现象。电晕会产生热效应及臭氧、氮氧化物,导致线圈局部温度上升,胶粘剂老化、碳化,绝缘性能下降,股线松散、短路。
在皖南电机定子线圈通风槽口及出槽口处,绝缘表面电场分布不均,局部场强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发生游离,产生蓝色晕光,形成电晕。电晕伴随热、臭氧、氮氧化物的产生,对电机绝缘造成极大危害。
此外,当热固性绝缘表面与槽壁接触不良或不稳定时,在电磁振动作用下,易引发槽内间隙火花放电。这种放电导致的局部温升,会严重侵蚀绝缘表面,对电机绝缘造成极大损害。
为了有效消除电晕现象,正确确定防晕结构参数、选用优质防晕材料显得至关重要。在皖南电机生产中,通常会选择耐电晕材料作为绝缘材料,使用耐电晕漆进行浸漆处理,同时在电机设计时考虑恶劣工作状况,降低电磁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