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年多的科研攻坚,安徽皖南电机联合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天津力神集团、CATL、宇通客车、重庆长安等众多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安全可控、能源互联、开放互通的智能充电网研究与应用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项目的成功通过整体绩效评估,对我国智能充电网的市场化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皖南电机董事长于德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项目成果——智能充电网已在344个城市投入运营,成立了127家城市运营公司,为超过2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服务提供技术保障。示范效果显示,智能充电网项目成果具有优异的车桩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性。
面对电动汽车充电的挑战,安徽皖南电机从充电设施主动性安全防护出发,结合云平台大数据对充电记录的历史追溯等全寿命管控方案,为解决充电安全、充电需求融合及数据互联开放的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研发CMS主动柔性智能充电系统,设计研制了适应规模化充电的设备,提出了适用于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的一体化安全充电综合评价方法。
在智能充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安徽皖南电机充分发挥产学研用融合的优势,与充电运营商、政府监管平台、车辆运营商、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将多项充电业务集成到第三方平台和App客户端中。通过建立开放数据平台,为车主提供用户数据分析、车辆诊断、维修、保养、配件、保险等数据增值服务,同时还可为整车、电池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产品设计、优化、评估等综合服务。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规模持续攀升,安徽皖南电机认为,智能充电网作为新能源的基础性设施,将伴随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的发展,发挥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徽皖南电机将继续秉持产学研用融合的理念,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