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机产品中,定子绕组、转子绕组、接端头、连接片等关键部件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设计至关重要。不同电压等级和使用环境下的电机产品,对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各有差异。在产品设计阶段,这些参数会经过严格的符合性和安全性评价,以确保生产及后期使用过程中不会随意更改或代用。此外,还需确保带电空间内无导电异物,特别是粉尘状导电物,以防止电机出现电气故障或安全事故。
电机知识补充:
1.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两个与电气绝缘性能密切相关的参数。在工控产品如继电器、开关的选用中,不仅要遵守标准,还需根据使用环境(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以确保安全与性能稳定。爬电距离决定了绝缘材料表面泄漏电流的路径,若形成导电通路,可能导致表面闪络或击穿。确定爬电距离时需考虑工作电压、污染等级及绝缘材料的抗爬电特性。
2. 电气间隙与老化现象无关,可承受高过电压,但超过临界值后易发生电击穿。因此,确认电气间隙时需以设备可能出现的*大内部和外部过电压为依据。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应用过电压保护器时,过电压大小各异。
GB14711标准对低压电机中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做出了规定,包括绝缘材料表面及空间、不同电压裸露带电部件之间、裸露带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等。额定电压1000V及以上的电机,其接线盒内裸露的带电部件或不同极性部件之间,以及带电部件与非载流金属或可移动金属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标准规定值。以安徽皖南电机为例,其产品在设计时严格遵循GB14711标准,确保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符合国家标准,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气设备。同时,皖南电机价格表上也会详细列出各类产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参数,方便用户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