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规格转子动平衡要素解析。为确保转子精度,动平衡环节必不可少,但转子动平衡前的准备工作更为关键。这包括电机转轴的平衡性、转子铁芯的平衡状况,以及铁芯与轴的配合度,这些细节不容忽视。例如,在皖南电机生产中,轴多采用幅板结构,幅板加工精度、焊接时的分度以及焊缝的合规性都必须严格控制;为保障后续加工的顺畅,许多电机厂商在铁芯套入前先行进行轴的平衡处理。
在铁芯制造过程中,冲片的平整度、毛刺的消除都需精确到位,以防止铁芯马蹄现象,从而降低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此外,铸铝缺陷、绕线转子嵌线和接线过程中的不平衡、铜条转子焊接过程中的不对称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平衡效果;因此,控制转子动平衡应从其初始不平衡开始。
转子动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转子不平衡是导致振动加剧和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寿命。因此,研究转子尤其是柔性转子的动平衡技术,对于提升皖南电机等电机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机械设备中,旋转部件比比皆是,如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及汽轮机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状态下,回转体旋转与静止时对轴承的压力应相等,这样的回转体才算平衡。然而,实际工程中的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毛坯缺陷、加工装配误差或设计上的非对称形状等因素,导致旋转时离心惯性力无法相互抵消,从而通过轴承作用于机械及其基础,引发振动、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机械寿命,甚至可能引发破坏性事故。因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以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或将由此产生的机械振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