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电机-旋转世界
行业新闻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高压电机电晕及防范措施解析

点击次数:2    发布时间:2025-02-17

高压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绕组内部常常出现蓝色光晕现象,伴随有刺耳的声响,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晕。电晕会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与潮湿空气结合形成有害酸性物质,腐蚀绝缘材料。此外,电晕还可能导致局部过热,加速绝缘老化,甚至严重时迅速破坏绝缘。今天,Ms.参将为大家简要介绍高压电机电晕、槽部电晕以及电腐蚀问题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看绕组电晕。皖南电机绕组中易发生电晕的部位包括:线圈绝缘内层气隙、线圈出槽口及通风道口、线圈绝缘表面与槽壁之间的间隙、绕组端部相邻线圈间的间隙以及引线与端箍处。

当热固性绝缘表面与槽壁接触不良或不稳定时,在电磁振动作用下,接触点时断时续,导致火花放电。这种放电能量是电晕放电的数百倍,局部温度可达数百摄氏度,造成绝缘表面深达1毫米以上的麻点,麻点位置因振动而不断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电腐蚀现象。

接下来,我们探讨槽部电晕的成因及防范方法。安徽皖南电机高压定子绕组槽部外表面与槽壁之间存在间隙,绝缘表面在间隙处的场强EaM,未进行防晕处理时,可视为双层介质平板电容器。

高压电机电晕及防范措施解析

公式(1)中:

Uφ——相电压(kV)

δa——嵌装间隙(cm)

δi——单边绝缘厚度(cm)

εa——空气的介电系数

εi——绝缘的介电系数

当EaM值大于或等于均匀电场中的空气击穿场强EbM时,将发生电晕。即使在工作电压下,绕组绝缘表面与槽壁间的气隙也会产生电晕。在绕组转角、通风道和槽口处,由于电场畸变,这些部位在较低工作电压时就会产生电晕现象。安徽皖南电机

实践证明,当电机额定电压不超过3kV时,槽内无电晕现象;在额定电压为6kV时,槽内可能产生电晕;在额定电压大于10kV时,几乎所有空隙都会出现电晕现象。

为了消除绝缘内部的电晕,需要对线圈的绝缘包扎、浸渍和压型进行规范处理,使绝缘层紧实无气隙。对于6kV以上的线圈,必须通过tgδ测定来判断绝缘内部质量。运行经验表明,Δtgδ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可认为线圈内电晕问题已解决,因此,防晕处理主要针对线圈表面。

为消除相壁与绝缘表面之间的电晕,*常用的方法是增加低电阻防晕层。皖南电机一方面使通风槽口电场分布均匀,降低轴向磁场;另一方面,低电阻防晕层与槽壁接触,将间隙短路。若防晕层电阻较低,则电晕层稍有稳定接地,即可将绝缘表面与槽壁间的间隙全部短路,不再产生电晕。但为减少防晕层损耗,电阻也不宜过低,使远离接触点的防晕层处于电容电流在防晕层上产生的电压降所决定的电位。防晕层表面电阻率ρs越小,或接触点间距离越短,即防晕层接地情况越好,电容电流产生的电压降越小,产生电晕的可能性也就越少。实践证明,用热塑性绝缘的线圈与槽壁的接触点较多,当ρs=104~105欧时,基本上可以防止电晕产生。

*后,我们来看看槽部电腐蚀的成因及防范方法。在槽部线圈防晕层与槽壁两接触点跨距中心处的防晕层表面上,除了上述电容电流在防晕层上产生的电压降外,还有主磁通和槽漏磁在防晕层上感应的电动势。

对于热固性绝缘线圈,一般要求稳定接触点间的跨距小于50厘米,为此,必须采用一定的固定措施,以保证线圈表面与槽壁有足够的稳定接触点。同时,防晕层表面电阻率在大容量电机中不应大于5×104欧,中容量电机不应大于5×105欧;为不使防晕层损耗增加过大,在大容量电机中防晕层表面电阻率和中容量电机不应低于5×103欧。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热门搜索:皖南电机,安徽皖南电机,皖南电机价格表  |苏ICP备2023027627号-1 | ©2024 motor.tongfjd.com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安徽皖南电机

咨询电话

13013676025

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