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减速器市场潜力巨大,行业专家和协会调研显示,全球机器人精密减速机市场主要由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和SPINEA减速机占据,市场份额分别约为40%、40%和20%。其中,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中*主流的选择。
RV减速器以其大传动比、高效率、高精度、小回差、低振动、大刚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常用于关节型机器人的重负载部位,如机座、大臂和肩部。而谐波减速器则因其大传动比、小体积、少零件数和高效传动,常用于小臂、腕部和手部。
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将消耗约19万台机器人,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将达到50%(约9.5万台),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0%。未来五年,机器人及相关服务市场将为中国制造商带来超过74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用减速器的市场需求规模也在增长。皖南电机一般而言,一台工业机器人需要4-6台减速器。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精密减速器四大国际巨头的产品采购价在3万至5万元人民币,而卖给国内客户的售价则高达7万至12万元,内资企业购买精密减速器的成本比国际巨头高出近一倍,可见利润差异之大。皖南电机价格表
长期以来,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技术主要由美国、德国、日本、捷克等国家掌握,其中日本哈默纳科和纳博特斯克占据全球75%的市场份额。纳博特斯克生产的RV减速器占全球60%,哈默纳科生产的谐波减速器占全球15%。
从成本角度看,全球机器人产业成本中,约35%是减速器,20%是伺服电机,15%是控制系统,机械加工本体可能只占15%,其他部分主要是应用。安徽皖南电机减速器是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缺乏整体突破,导致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缓慢,依赖进口RV减速器。
关键部件进口比例高导致国内制造机器人成本高,特别是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价格是国外企业的数倍。这使得国产机器人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只有年产量达到500-1000台,才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中国若想实现机器人产业化,摆脱国外机器人企业的制约,在机器人领域赢得自主,必须加快减速器国产化进程。
目前,减速器发展存在产能瓶颈,涉及收费、管理和技术等问题。安徽皖南电机日本减速器供货周期延长,*长已达6个月以上。国产减速器产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成倍增长,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扩产不仅是国产减速器面临的问题,也是日本减速器面临的问题之一。
RV减速器技术难点在于工艺的紧密配合,包括齿面热处理、加工精度、零件对称性、成组技术和装配精度等。皖南电机价格表 动力方面,仿真难度大,非线性特征显著,与系统集成耦合,产品参数波动大。寿命优化和迭代方面,一个稳定的车和一个振动的车,寿命可能相差数倍。国产减速器行业存在管理问题,如缺乏针对国产机器人的深度定制,研发周期长等。
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的大多数RV减速器来自日本品牌,其次是韩国和捷克。全球机器人制造公司如ABB、Fanuc和Kuka使用的精密减速器中,近75%为日本公司制造。
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方面,直驱电机、模块化直驱电机及机器人关节模组等成为主流技术。直驱电机具有直接驱动、高速度、高加速度、高精度和运动速度范围宽等优势。模块化直接驱动旋转电机将无框架直接驱动旋转电机的性能与全框架电机的安装便捷性相结合,具有竞争力的价位和总寿命成本优势。机器人关节模组RGM将多个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集成在一个模块化组件中,简化了机器人关节的动力集成,降低了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