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升级至高效型后,运行时出现电流异常增大的现象,为解决此问题,需对电机进行全面更换,同时电量消耗亦随之上升。本文旨在剖析高效电机电流异常增大的成因及其电量消耗,通过对比电机电量消耗与实际运行电流,揭示电机电流构成。安徽皖南电机
1. 高效电机设计
高效节能型电机是在传统电动机的基础上,融入了高效率设计。通过采用新型工艺、材料等,降低机械能、电磁能和热能的消耗,提高实际输出效率。与普通电机相比,高效电机节能效果更为显著,通常能将效率提升4%。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耗,其中包括定子损耗、杂散损耗、转子损耗、风摩耗和铁耗。与普通电机相比,高效电机在设计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目标是降低这五种损耗,大幅提高电机效率。以下为具体分析。皖南电机价格表
1.1 定子损耗
定子由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两部分组成。在电机磁通回路中,定子铁芯是关键部件。与普通电机相比,高效电机采用导磁性较好的硅钢片,并大幅减少硅钢片厚度。采用冷轧硅钢片制成的定子铁芯在感应电流损耗上极小。在定子线圈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高效电机使用较粗、绝缘性能更好的导线,并增加定子槽,同时缩短定子绕组端部长度,以减少端部损耗。
1.2 转子损耗
转子损耗与定子损耗原理相同,因此高效电机需将转子损耗降至*低。
1.3 铁损
高效电机在降低铁损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磁导性能较好的冷轧硅钢片;2、减小铁芯长度,降低磁通密度;3、使用优质铁芯片。
1.4 杂散损耗
高效电机在降低杂散损耗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气隙长度;2、缩短线圈端部长度;3、强化转子槽表面绝缘;4、降低转子槽设计中的谐波。
1.5 风摩耗
高效电机降低风摩耗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降低轴承和润滑剂的摩擦;2、使用小扇叶降低风阻损失。
2. 电机运行电流分析
针对电机运行电流进行分析,需对比普通电机和高效电机的实际运行电流。
2.1 空载电流
电机的空载电流主要由磁通密度和定转子间的气隙长度决定。磁通密度低,气隙长度减小,电机的空载电流减少。
2.1.1 磁通密度方面
高效电机在铁芯上增加长度,选择磁导性能较好的冷轧硅钢片,从而降低磁通密度。与普通电机空载电流行比较,高效电机空载电流较小。
2.1.2 气隙长度方面
针对电机小功率规格,杂散损耗会严重影响电机效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高效电机需控制气隙长度。由于电机参数受气隙影响,因此小功率电机在气隙长度方面对空载电流的影响可忽略。
2.1.3 综合分析
对于小功率电机,由于气隙长度不足,磁通密度减小,与普通电机空载电流相比,高效电机空载电流较小。
2.2 负载电流
电机的输出轴功率计算公式为:
输出轴功率 = √3 × 线电压 × 线电流 × 功率因数 × 效率
3. 电机的耗电量分析
电机的耗电量由电机输出轴功率和实际损耗相加而成。测试时,在同一皮带上进行空载运行,运行电压一致,因此两台电机在运行工况上相同,输出轴功率也相同。结合上述计算方法,可准确计算出普通电机和高效电机的耗电量。
3.1 高效电机与普通电机耗电量比值理论计算如下:
输入的电功率(视在功率)= √3 × U × I
输入的有功功率 = √3 × U × I × cosφ
电机轴功率 = √3 × U × I × η × cosφ = 160KW
3.3 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分析出,与普通电机耗电量相比,高效电机耗电量为97.15%,实际测量值为96.05%。分析两组数据,可以得出高效电机在负荷下,耗电量*小,但实际测量仍存在一定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普通电机在长时间运行后,损耗有所降低。
结论
针对电机实际耗电量分析,可以得出两种电机在设计中参数的变化会导致普通电机和高效电机性能差异。皖南电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际运行电流比值和电机耗电量之间无直接联系,主要影响因素为电机有功电流分量。分析电机电流,高效电机在实际运行电流中往往大于普通电机,与普通电机相比,高效电机的有功电流明显较低。皖南电机价格表在工况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普通电机和高效电机耗电量相比,高效电机耗电量明显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