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座加工的核心在于其内膛及止口的精雕细琢,这一环节既可在车床上完成,亦可在镗床上进行。各电机制造商根据产品独特结构,量身定制专属加工流程,但工艺的核心标准不容动摇皖南电机价格表,包括止口与机座内膛的同轴度、止口端面与中心轴线的垂直度,以及与配合部件的公差标准。今日,Ms.愿与大家展开一番初步探讨,期待各位踊跃留言,各抒己见。
车床加工机座技术
针对H200及以下规格的电机机座,通常在卧式或六角车床上加工;而H225及以上规格的机座,则多采用立式车床进行加工。在加工第一端止口时,需确保机座毛坯外圆及两端定位准确,以确保机座壁厚均匀。加工另一端止口时,则以第一端止口和端面为基准。为确保止口同轴度,先在车床上固定一铸铁底盘,精加工止口,使其与机座第一端止口匹配。此底盘即成为止口定位胎。将机座第一端止口固定于定位胎上时,需清理接触面灰尘,确保机座止口和端面与底盘紧密贴合。
由于定位胎止口装于车床工作台上精加工而成,其中心线与车床工作台中心线完全一致。因此,使用定位胎止口定位加工第二端止口和内圆,可确保止口与内膛同轴度及端面跳动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夹紧时,均匀施加轴向压力,使机座紧贴定位胎。安徽皖南电机粗加工后适当放松压力,再行精加工,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机座变形。
镗床加工机座技术
以加工好的底脚平面为基准,将机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可在万能镗床上加工。根据机座上的划线,在工作台上定位轴心线。使用螺栓固定底脚,镗削内圆和止口。
大批量生产则采用专用组合床加工。利用机座上的铰孔与定位底板上的销钉自动定位轴心线。定位底板与机床自动对准轴心线。通过螺栓压板或气动夹具固定机座底脚和定位压板,然后进行切削加工。由于止口和内圆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同轴度由机床精度保证,受定位误差影响较小,因此加工方法稳定可靠。加工时,压力作用在底脚上,对机座变形的影响较小。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机座加工后,止口、内圆变形及同轴度偏差是常见质量问题。其产生原因大致可归因于以下几方面:
- 装夹不当、夹持力过大、底盘止口接触面不清洁、配合过松,是导致机座变形和同轴度偏差的主要原因。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精加工前适当放松夹持力。
- 铸件或焊件的内应力,其大小与机座的结构、材料和制造方法有关。焊接机座、铸钢机座和高强度铸铁机座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普通灰口铸铁机座需放置一段时间进行“自然时效”处理。
- 铸铁材料不合格,如游离石墨过多,导致机座强度和刚度降低,易变形。
- 机座刚度不足,设计时未充分考虑装夹切削过程中的应力,导致机座过于薄弱。应适当增加壁厚或加强筋,或选用强度更高、刚性更好的材料。
- 机床误差和测量温度影响。定期维修机床,采取措施消除测量温度影响。皖南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