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电机近期从行业先锋处获悉,2016年5月26日,中国节能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与节能评估委员会联合工作组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办了2016年度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高效电机领域的领军人物接受了编辑采访,就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标准化电机能效评价与提升平台进行了深入讲解。
答:伴随我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动机及其驱动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据国家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装机容量已超过16亿千瓦。皖南电机价格表
在我国,风机用电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0.4%,泵类占20.9%,空气压缩机占9.4%,电机系统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64%。然而,我国80%以上的电动机、风机、泵、空气压缩机的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至3个百分点。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电机系统能效水平虽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
从电机自身来看,我国电机效率平均比国际水平低1至2个百分点,目前高效电机占比仅为3%左右。从电机系统来看,由于电机选型不当、电机与拖动设备效率曲线不匹配、调节方式落后、管理不善等原因,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至30个百分点。
电机系统低效运行导致我国电能浪费严重,也是部分重点耗能企业单位能耗限额指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提高工业领域电机能效每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用电约260亿千瓦时。通过推广高效电机、淘汰低效电机,对电机系统进行匹配节能改造,可整体提升电机系统效率5至8个百分点,每年可实现节电1300至2300亿千瓦时,相当于2至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答:为实现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我国多地多家企业已开展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易操作的系统性诊断方法和手段,改造方案往往考虑不周全,导致改造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能耗增高的现象。
影响电机系统效率和节能效果的因素众多,主要可分为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包括电力质量影响和系统设备影响;管理因素包括生产管理和能源统计。安徽皖南电机以上因素在许多耗能企业中普遍存在。
部分节能改造项目虽考虑了系统负荷变化、设备匹配等因素,但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节能量测量和评估方法,难以判断改造效果,导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难以推进,鼓励性政策难以实施。
答:首先,从标准层面寻找解决方案。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我国节能标准制修订的归口单位,多年来致力于电机系统节能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皖南电机价格表我国已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电机系统节能标准体系,包括优化设计、设备能效、经济运行、电平衡测试、节能监测、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等标准。目前,相关国家标准如《电机系统运行评价规程》、《空气压缩机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等正在研究中,电机能效领跑者指标也正在制定。新修订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增能效标识信息码等内容,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政策号召。皖南电机
其次,成立高效电机系统及节能效益评估联合工作组。该工作组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检测与认证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金融机构等单位组成,旨在推动高效电机系统节能领域标准化、节能设备推广及应用。工作组的宗旨是推动高效电机系统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协作、产用结合、信息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建立电机能效评测和提升平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在电机系统节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开发了面向节能改造全过程的标准化电机能效评测和提升平台。该平台具有电机系统节能诊断、改造方案设计、节能量预评估和后评估、全寿命周期评估等功能,可对节能改造项目进行全程管理。此外,平台还具备发布、查询电机系统节能标准、政策/法规、技术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利。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开发了电机系统负载率分析仪、电机能效测试仪、水泵能效测试仪、风机能效测试仪和空压机能效测试仪,进行电机系统能效现场测试,实现在线诊断。同时,平台可对电机系统负载率变化进行修正,确保改造前后系统负载率可比性,准确计算节能量,验证节能改造效果。安徽皖南电机
此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还将开展系列培训,提高节能服务公司、测评机构等人员的节能改造理论和实践水平,使企业用能单位电动机系统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这些解决方案将助力我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作的全面提升,加快节能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