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其品种、系列和规格繁多,结构形式亦多样化。然而,无论哪种电机,其基本结构都由固定、转动和过渡三大块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负责支撑整个电机的运转;转动部分即转子,是电机的核心动力部分;过渡部分则涵盖电气过渡(如集电环、换向器与电刷机构)和机械过渡(如端盖和轴承)。定子和转子主要由铁心和绕组构成,而机械支撑或固紧部件则位于其次。皖南电机今天,Ms.将为大家简要介绍异步电机的典型结构特点。
封闭式电机的结构特点:
以B3安装电机为例,这种电机的特点包括:卧式设计、机座底部带脚、两端各有一个端盖轴承、单轴伸(可根据需求制作成双轴伸)以及带有内外风扇。机座为铸铁制成,表面有散热筋,有助于扩大散热面积,优化冷却效果。顶部设有吊环螺钉,底部则有两个小孔用于排出冷凝水。从传动端观察,机座右侧有一个方形出线盒,用于引入电源线。机座内部呈圆筒形,无纵筋,有利于与定子铁心接触,促进散热。
定子铁心通过扣片固定在燕尾槽中,结构简单且使铁心外圆与机座内圆几乎全部接触,有利于散热。这种结构适用于外压装工艺。
铝质笼型转子与轴配合使用热套,端环和内风扇叶片形成整体,简化工艺并提高可靠性。端环上还铸有放置平衡块的小柱。内风扇的作用是加速机内热风循环,以便更好地与机座和端盖交换热量。外风扇采用径向离心式,由铝或塑料制成,风罩用螺钉固定于机座上。
前后端盖相同,轴承为单列向心球轴承。皖南电机价格表
防护式电机的结构特点:
此类电机的基本特征包括:机座底部带脚、两端各有一个端盖轴承、采用两侧对称的径向通风系统(一般为自通风,也可制成管道通风)、铁心中设有通风道。机座为铸铁制成,内圆处有纵筋,形成通风道。对于大规格电机,由于重量较重,机座顶部设有两个吊环螺钉。从传动端观察,出线盒位于机座右侧中央。大规格电机定子铁心采用内压装结构,即冲片直接在机座内进行叠压。叠压完成后,沿轴向用压圈和弧形健固紧。
3千伏和6千伏电机的定子铁心采用开口槽,500伏以下则采用半开口或半闭口槽。定子线圈端部用间隔垫片绑绳扎紧,或用涤纶护套玻璃丝绳绑扎。转速较高的电机,定子线圈端部还用包以绝缘的端箍加固,以增强承受起动时冲击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的能力。
转子铁心直接套于轴上,利用平键和环形键进行周向与轴向固定。轭部具有轴向通风道,有利于冷却。当电机容量较大时,转子铁心常装于支架上,铁心和支架的筋、载之间留有足够的轴向通风道。转子铁心两端各有一个压圈,用于沿轴向固紧铁心和支承线圈端部,其上开有放置平衡块的沟槽。
转子采用双层波绕组,半成型的包有绝缘的铜排(称为半组式线圈)穿入半闭口槽,弯形后进行连接。除斜导体所在槽外,一般每槽有两根导体。线圈端部用无纬玻璃丝带扎紧。转子绕组的引出线通过转轴中心孔从非传动端穿出,再接至集电环上,从而缩短轴承间的距离,减小轴的挠度。在转子半组式线圈端头的连接处,装有风叶,沿圆周等距分布,作为风扇。
集电环和电刷装置用防护罩保护。起动时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以便外接起动电阻;起动完毕后,将手柄扳至运行位置,电刷和集电环分离,同时借短路环将三个集电环短路。有些绕线式电机无举刷装置,此时电刷始终与集电环接触,运行时机械损耗及电刷磨损增大,但电机结构较为简单。
为了防止空气形成局部循环,在端盖内侧装有挡风板。借助转子绕组两端的风叶和转子铁心径向风道片产生的风压作用,冷却空气从两侧端盖下方的进风孔进入电机后,一部分空气吹过定子绕组端部而进入铁心背部,另一部分则经过转子和定子铁心中的径向通风道后进入背部,然后都汇集由机座下部的出风孔逸出。
由于传动端的负荷较大,故该处采用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安徽皖南电机非传动端采用单列向心球轴承。滚子轴承还能自动适应因冷热变化造成的转轴伸缩及零部件允许的加工和装配偏差引起的轴向窜动。为便于装拆,并在装拆和检修时保持轴承清洁,两个轴承均采用轴承套。
箱型结构电机:
近年来,箱型电机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型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外在交、直流电机中均已广泛应用,尤其在大型异步电机中。
箱型电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外罩、底座、定子、转子和轴承等。外罩结构轻巧,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皖南电机通常,对于分半外罩,同一机座号电机的外罩下半部分都相同,但外罩上半部分则随电机防护型式和冷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底座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以承受整个电机的重量和有关作用力。电机轴承根据情况可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轴承座在轴中心高处分成上下两半,以便于拆卸。
箱型结构的优点主要有:(1)零部件的通用性很高(例如底座、铁心、轴承座等均可通用)。皖南电机价格表(2)仅通过不同的外罩,就可以方便地派生出防护型式和冷却方式不同的电机,易于实现标准化。(3)定子铁心采用外压装,因此可以使定子铁心的压装、下线、浸渍和底座、外罩的加工同时进行,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便于采用整体真空、压力浸渍工艺,提高绝缘质量。(4)机械加工量少,气隙均匀度高,下线方便,拆卸容易。
自七十年代起,我国在中型异步电机中开始采用这种结构,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目前存在总装时调气隙和不调气隙两种结构,究竟采用哪种较好,还需研究解决。前者机械加工较简单,但总装工作量大;后者则机械加工工作量不一定比普通结构的少,而且需要一些专用机床。其次,采用箱式结构后,铸铁件减少而钢板用量增加。此外,从制造总工时来看,对高压电机有显著减少,但对低压电机则反而有所增加等。